碎豆腐 vol.10 普通模式与咸鱼模式

其实只要连续几天什么事都不干,人就会进入咸鱼模式,不想起床,不想睡觉,也不急着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,反正不影响咸者模式。沉浸在闲鱼模式内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想要就这么一直咸下去,什么人生啊,理想啊,最近的学习/锻炼计划啊都无所谓了。偶尔担心一下这样下去未来会怎么样,但是过了一会又开始玩,然后就忘了。这种闲鱼模式真的很可怕,一不小心进去,时光就会飞速流逝。笔者认识到,人不能闲太久,就算是休息放松也要活动,不能宅着。
至于从闲鱼模式脱出的方法,只要坚持几天给自己找些事情做就可以了,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。一开始几天会很没劲,过几天就好了。开始的几天要告诉自己正在模式转换的过程中,会不舒服也是合理的,要再坚持一下。同样的道理,很久没看书了/没爬山了/没讲英语了之类的事情,也是可以在几天内切换回来的,要明白并理解这个转换的过程,不必因为成效不明显而着急。

碎豆腐 vol.7

啤酒里的维生素

之前看的鸡汤,说啤酒有害健康,人们有所顾虑,加维生素以减少人们购买它的阻力。和糖衣炮弹不同,那是指表面一回事,实际另一回事。(以前有言论说电子游戏是糖衣炮弹。要这么说的话,炮弹够刺激,糖衣够味,我看挺不错)例如最近苹果发了新ipad,想烧包买个玩玩,一面想给自己找买的理由,一面又不希望自己买了又用于玩,于是给自己赋了一些值,如ipad阅读、工作更便利,有一些独家ios平台的资源,甚至打算成为ios开发者这样的理由用于劝说自己。这些东西就是啤酒里的维生素。作为以类似理由烧包的同学,请这样衡量自己:把我所有的理由中去掉玩,剩下的理由够吗?如果本来就打算买来玩的,就问自己把所有的理由去掉,只保留玩,够么?别靠啤酒里的维生素补充营养,当你营养够了的时候,你已经喝多了。
我曾以“4:3更适合阅读”为理由买了个4比3的平板,现在看电影就不够大。其实就算阅读得多,阅读方面16:10也不比4:3差多少,为此换来偶尔看电影的合适也是值得的。话说回来,别对自己太不好,尤其是该对自己好的地方。花钱买些水果,买件软和的衣服是必须的。为了爱好而省钱,也不能从基本生活上偷工减料。
3.7元一瓶的维生素啤酒,和1.3元一罐的特价啤酒,我选哪个是无所谓的;若换成3.7k的ipad和1.3k的3ds,恐怕就要纠结了。如果是为了玩的话根据喜好就行了,不要考虑太多。 继续阅读“碎豆腐 vol.7”

碎豆腐vol.6 拖延症卷土重来

1.有些事情需要你迈出一步。
想学英语,想扩充单词数量,那么就去下两个背单词应用。想看某部动画或电视剧,不必上电脑分析哪个字幕或片源好,先从豌豆荚里面下载一集试看一下。想写博客,或有什么灵光一闪的想法,或者想吃什么水果蔬菜,就在手机里装个记事本,写下两个关键词。
最近手机里装了一部视频就满了,总提示内存不足,于是想“如果能把视频分成几段就好了“。意识里还是几年前的知识,认为分段需转码,慢。一搜索才知,已有快速的不转码的视频分割软件,遂用之。这是一件小到几乎没有的小事,但从中发现自己已经很懒了,连几年前知识都不愿刷新一下。
有些事情,有的想法,仅仅停留在“如果能这样的话该多好啊”的想法就不再往前了,这样的话想法最终会石沉大海。如果有了想改变的想法,那就想想现在的自己可以做些什么。迈出第一步可能得不到什么,一步不动的话什么也得不到。 继续阅读“碎豆腐vol.6 拖延症卷土重来”

碎豆腐:求同存异

没事的时候看了这个帖子,http://book.douban.com/review/1564388/ 大概就是楼主批评这本书,后面跟帖反驳等等.作者乱入添了一点欢乐.
我注意到的是有人这么说道要求同存异,要对别人有起码的尊重等等.楼下的类似观点中指责楼主和其他楼层的也有.也许是楼下的读者没有注意5楼”囧”和6楼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,误以为楼主是根据书直接批评楼主的.(5楼原文已失,这里是我的推测.)

我想说的是既然要说求同存异,那么认为一部作品好是一种观点,认为它不好也是.楼下说的”你认为它不好就不应该说”的想法我不能认同.就算是个人片面的观点,反对的声音也需要被尊重.
难道支持,赞扬的观点就一定好?假设某人力荐某一本书,虽然不是你的爱好,但也许你会因此而购买它.若买了以后觉得此书很糟糕,却把观点憋着,可能其他读者会同样发生错误的判断.就像淘宝网里一堆好评,提及其缺点的却很少,也许买后才知其缺点.

我认为,赞扬或批评一部作品,与是否尊重作者(的劳动)是无关的.不知道为什么,有人将这两码事挂钩.可能日常生活中的批评的人大多带有恶意,或者被批评的人这么认为.以求同存异为口号的内部斗争实在太可怕了.

我理想中的帖子是各楼分别提出喜欢或不喜欢这部作品的观点,乱入的作者也对这些观点保持尊重.当然,这样的(中文)帖子只存在于我的理想之中.